close

66歲林先生過去曾在2、3家醫院歷經5次疝氣手術,日前又再度復發,他無奈地說「已經多次復發,再手術還有救嗎?」,且因為多次手術造成傷口四周的皮膚變得非常薄,外觀看起來有許多不規則突起物,是多次修補手術置入的網片所造成,直到接受以達文西機械手臂搭配內視鏡手術,成功修補疝氣,預後狀況良好。

替該患者診治的台北慈濟醫院微工業內視鏡創手術中心主任蔡曜州表示,疝氣是指部分臟器位移到不正常位置,人體有許多部位都可能發生疝氣,如臍疝氣、橫膈膜疝氣、股疝氣等,其中以腹股溝疝氣最常見。疝氣好發於十六歲前的年輕孩子以及六十五歲後的長者,男性多於女性。原因可能是先天性腹壁開口無法閉合,或是腹壁肌肉及筋膜鬆弛;

而疝氣復發的常見因素也有幾種,蔡曜州說明,第一是與體質遺傳相關,因為疝氣通常是系統性疾病,某些人身體結締組織的製造失衡,使得組織韌性不足,就容易引發疝氣,甚至復發,因此也是家族性疾病。第二個因素是生活習慣與工作,如從事負重工作,或慢性便祕、常咳嗽,增加腹壓,加上原來就缺乏韌性的組織更容易缺損,造成疝氣。第三則是技術面,適當而純熟的開刀技術,是成功治療疝氣並降低復發的重要關鍵。

蔡曜州指出,傳統疝氣開刀治療,是以縫線做組織修補,可能用患者身體肌肉或筋膜組織去縫合,也可能用網片縫合修補。但每次縫合與修補,都會造成沾黏,若復發,就會導致下次修補時難度增加以及缺乏健康可供縫補組織的狀況,而必須再找其他組織或是新網片,成功治療的機會將變低。蔡曜州主任指出,以開放式修補疝氣的復發率是隨著復發次數越多復發率逐次提高,最高甚至可達六倍以上,比如說一般復發率是5%,但復發後若再以縫線修補,復發率可能高達30%以上。

工業內視鏡,是無損檢測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專門的一個檢測技術。工業內視鏡由於它的特殊尺寸設計,可以讓我們不破壞被檢測物體的表面簡便、準確地觀察物體內部表面結構或工作狀態。無損檢測需要使用工業內視鏡作為檢測工具,是為了滿足工業複雜使用環境而專業設計生產的。內視鏡檢測隨著內視鏡生產製造技術的發展而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工業內視鏡可用於高溫、有毒、核輻射及人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場所的檢查和觀察,主要用於汽車、航空發動機、管道、機械零件等,可在不需拆卸或破壞組裝及設備停止運行的情況下實現無損檢測,另外一方面工業內視鏡還可與照相機、攝像機或電子計算機連接,組成照相、攝像和圖像處理系統,從而進行視場目標的監視、記錄、貯存和圖象分析.為診斷和處理提供很好的保證。

蔡曜州提到,臨床顯示,以內視鏡手術治療復發型疝氣是最不易再復發的治療方法。其優點在於,傷口小恢復快,術後腹股溝疼痛痠麻等慢性疼痛的機率降低。林先生因為復發次數多,而且多次手術留下的網片已與腹股溝大血管沾黏,手術相對較複雜,因此除內視鏡外,更搭配達文西清晰的手術視野與靈活的機械手臂,將沾黏、多餘的網片取出,再把巨大的腹壁缺損修補後,以新網片覆蓋住缺損處,如此雙層修補,能最有效防止多次復發的疝氣將來再復發,得到較好的手術效果。

腹股溝疝氣最主要症狀是腹股溝(鼠蹊部)或陰囊有突起腫塊,蔡曜州說,這個腫塊可能在舉重物、咳嗽、彎腰、用力、大笑後突然出現,但平躺時又會縮回正常,站立或用力時會再鼓起,有時突起腫塊部位有灼燒、疼痛、鼓脹或沈重感,讓身體不適。他提醒民眾,如果發生上述症狀,務必盡快找專業醫師診斷,對症治療,免除疝氣帶來的困擾。曾經手術後又復發的顯微鏡患者,也千萬不要放棄,只要給以適當的治療及手術,治療後可以幾乎不再復發。

在原子力顯微鏡中,有一個對原子作用力非常敏感的懸臂〈cantilever〉,其前端有一個微小探針。當探針在材料表面掃描時,探針尖端原子與樣品表面原子之間產生極其微弱的排斥力或吸引力,此作用力造成懸臂彎曲或偏斜。再利用低功率雷射打在懸臂上,藉由感光二極體感測器量測反射的雷射光訊號,來分析懸臂的變形程度及方向,再經電腦計算作用力大小,便可呈現樣品表面原子級的三維圖像。原子力顯微鏡可分析各種薄膜表面形態粗糙度、量子點大小等,亦可精確分析奈米元件的表面結構,以控制晶片微影及蝕刻製程。此外尚能用以觀察生物細胞、微生物、病毒、DNA 雙螺旋等結構,更可進一步描繪出胺基酸分子中的碳、氫原子結構。這些前所未有的發現,將對生命體中重要結構的解析帶來關鍵性影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mavari73616 的頭像
    almavari73616

    almavari73616的部落格

    almavari736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